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/www/wwwroot/www.nanofcm.cn/wp-content/plugins/NanoFCMEditor/main.php on line 25
外泌体/细胞外囊泡 – 福流生物

外泌体/细胞外囊泡

Author: Mika Huang     Date: February 16, 2023

细胞外囊泡(extracellular vesicles, EVs)是一种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的膜性小囊泡,其粒径分布范围为30 nm~1 μm,它们通过膜上的蛋白质、脂类等信号分子,以及膜内包裹的内容物(神经递质、酶、激素和核酸等)在细胞之间的通讯和机体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根据分泌途径的不同,EVs主要分为外泌体(exosomes, 30~150 nm)和微囊泡(microvesicles, 100~1,000 nm)两大类。外泌体经由细胞内多泡体(multivesicular body, MVB)与细胞膜融合而释放,而微囊泡则是通过细胞膜包裹信号分子直接释放到细胞外。研究发现EVs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、乳汁、尿液以及唾液等多种体液中,其种类和数量与机体的生理状态息息相关。因此,EVs有望成为新型的疾病诊断标志物、纳米药物载体、治疗制剂和药物作用靶标,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1678167873649934.webp

图1. 细胞外囊泡的分泌途径(a)和结构示意图(b)

EVs常用的检测方法,例如Western Blot、ELISA等,均为基于EVs样本的总体检测,易导致重要的EVs亚群的信息被掩盖。因此,需要一种在单颗粒水平实现EVs多参数定量分析的技术,更为全面地揭示EVs的生化性质和细微差异。但是,由于EVs颗粒粒径小,异质性高,折射率低,且生物标志物含量低,对其进行单颗粒检测极具挑战性。

电子显微镜(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)是在单颗粒水平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粒径表征的经典方法,但是存在样品制备繁琐、测量速度慢等不足,且难以提供具有统计代表性的量化信息。而对于EVs这种生物纳米颗粒,通常需要使用冷冻透射电镜(cryo-TEM)以保证样品形态的完整性。极其昂贵的仪器设备、严苛的实验技术要求以及繁琐的测试步骤使得cryo-TEM远不能满足日常的表征需求。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(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, NTA)和纳米孔可调电阻脉冲感应技术(tunable resistive pulse sensing, TRPS)是两种新近发展的可用于EVs粒径分析的方法,但是它们对EVs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70-90 nm和70-100 nm,远不能满足外泌体的日常检测需求。流式细胞术不仅可以检测EVs的粒径和浓度,而且通过标记蛋白可以检测EVs的来源,将其进行分类;通过核酸染色可以检测EVs内部的RNA,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。因此,流式细胞术是进行EVs快速、高通量、多参数表征的最优选择。然而,传统流式细胞仪针对的样本主要是细胞,散射光的检测极限通常是200-500 nm,而绝大多数EVs的直径都在200 nm以下,因而传统的流式细胞仪并不适用于细胞外囊泡,特别是外泌体的检测。

纳米流式检测仪为流式检测EVs开辟了蹊径,在保留传统流式细胞仪高通量、多参数检测优良性能的基础上,结合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技术,利用该设备可以建立EVs分析的标准方法。目前还有大量数据尚未发布,如有兴趣请关注网站内容更新www.nanofcm.cn